當作者、評論家、小說主角齊聚一堂,會是什麼情況?這個構想本身就夠有趣了,一旦真的實現,更是精彩絕倫。

 

口白人生在HBO播出後,電影版上多是叫好之聲,但是卻一直看到有人認為結局很差,這點讓在下非常不解。我認為這結局好得不得了。

 

這個結論是針對艾瑪湯普遜飾演的女作家凱倫而下的,事實上,我個人總覺得凱倫是本片真正的主角。如果光看男主角哈洛的故事前半段,其實是好萊塢演了幾百次的老梗:原本生活平淡無聊的小人物,因為某種契機─例如哈洛聽到神祕女聲預言他會死─而開始改變自己,過著充實幸福的人生。 這種劇情實在不希奇,但是加上凱倫這部分,內涵就整個不一樣了。

 

小說主角哈洛是個生活無趣,有如機器人般的查稅員,但作者凱倫本身又如何?她打一出場就蒼白憔悴,眼神惶惑不安,抽煙抽得像煙囪,生活方式極端不健康。她整天在屋裏晃來晃去,思考如何殺死主角,自己也一副很想死的樣子。電影告訴我們,她得了寫作焦慮,十年寫不出東西,對一個把全部生命投入寫作的人而言,那是何等的折磨,不言可喻。她寫出那麼多文筆優美的作品,自己的人生卻像她的房子一樣, 一片空白。

 

張大春在小說「旁白者」裏藉女主角之口說:「作家都是旁白者,我們天生如此,這是沒辦法的事。I stay aside.」作者對自己筆下世界的心態是很複雜的,一方面是極端鍾愛,一筆一劃精心打造小說世界的一切細節,另一方面卻又冷酷無情地編派筆下角色的命運,悲歡離合甚至死亡。 總之就是冷眼旁觀,事不關己。然而凱倫對現實世界的態度也是一樣。不管再怎麼努力揣摩將死的心情,甚至自己站在桌緣模擬跳樓,她始終無法體會死亡是怎麼回事。她跑到醫院裏去旁觀那些痛苦呻吟的病患傷患,不但完全無動於衷,還抓著護士問:「我要去哪裏才能看到死人或是沒救的人?這些還活著的人對我沒用」; 老實說,真的是走火入魔,自己也病得不輕。人間的生老病死,對她而言不過是一個場景罷了。

 

在此還得再提另外兩個重要角色:首先是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文學教授。他有一種奇妙的幽默感,先是因為一句"little did he know"就接受哈洛對他自己是小說主角的猜測, 用各式怪問題排除哈洛所在的文學名著那段實在讓人忍俊不禁。他對哈洛的一連串忠告和評論都是妙趣橫生,完全是用文學評論家的眼光來「讀」和「評」哈洛的人生。

 

書評家的立場比之作者,又更加疏離了。他幾乎是不帶任何個人感情地在看一本書,去分析它的情節架構文法。他只在乎書寫得好不好,才懶得管作家是多麼地辛苦,主角的死活更不是他關心的重點。之前看教授用文學評論的方式在給哈洛當人生顧問還挺有趣,到後來就會知道書評家是多麼冷血。他告訴哈洛,「這本書是傑作,你必須死,沒有比這更有價值的死法。」就為了成就文學傑作,一個人就必須死?這樣的價值觀實在讓人疑惑,是什麼樣的人,可以對一個信賴他的人說出這種話?

 

另一個角色就是昆恩拉蒂法飾演的作家助理。剛開始我不太明白這個角色有什麼意義,她對劇情推展幾乎毫無幫助。仔細回想才發現,她是凱倫的對照。一身黑剛好對比作家空白的屋子,她健康、穩重、優雅、永遠只想正面的事,跟凱倫的虛弱神經質完全相反。但是,對比凱倫的才華洋溢,這女人毫無慧根,簡直沒半點文學細胞,老實說,正常到乏味的地步。她提出的寫作建議都是些看書、去博物館之類的老套,會有用才有鬼。在她的觀念裏,寫作歸寫作,現實歸現實,小說寫不寫得出來都要過日子,當然無法理解凱倫為了寫作燃燒自己生命力的作法。以前被她輔助的作家寫出來的東西是什麼慘狀,讓人不敢想像。但是,就因為她夠實際,應變能力也比凱倫強。即使碰上小說主角找上門這種超離譜的事,她也面不改色。當凱倫面對哈洛的質問而驚慌失措的時候,也是她明智地建議,把稿子給哈洛看而解決了僵局。也許,我們必須要感謝世上有這種活得入世,毫無慧根的人的存在,才能穩定作家動蕩不安的靈魂。

 

現在來談最重要的一點:凱倫為什麼要改結局?

 

當哈洛去找她的時候,她驚歎不已,甚至跪到地上去看他的鞋。這個動作更像是在膜拜,讚美這個她塑造出來的人物。哈洛聽見自己的生命旁白固然是晴天霹靂,對凱倫而言又何嘗不是個大驚嚇?沒有一個作者能預料到這種事的。就在這一刻,雖說她仍然有能力決定哈洛的生死,實質上他早已不再是任她搬弄的棋子,而是一個跟她面對面,活生生的人。當筆下人物跑出了原本設定的軌道,不再言聽計從的時候,作者能怎麼辦?不只是如此,凱倫也開始懷疑起自己工作的意義。為什麼要寫作? 平心而論,寫作其實並不是為了讓世界更美好,只是想把自己內心構思出來的世界跟世人分享罷了。但是如果為了這個理由,就必須寫死一群真正存在的人,這樣值得嗎?

 

最奇妙的是,在這裏小說主角居然也成了她的讀者。他不但讚美她寫得好,更自己選擇死亡,要求她一定要寫完,這對凱倫又是更大的震撼。無論哈洛是為了完成一部鉅著也罷,為了救小孩也好,他已經成了一個真正的英雄人物,他的意志和氣概遠遠超過她當初的設定。既然如此,她又有什麼權利殺掉他?當她寫到哈洛死亡的句子時,終於崩潰痛哭。 因為她已經明白,死亡並不只是小說情節而已,那是真正的悲劇。一筆下去殺掉一個人,這責任有如千斤重。

 

所以她硬是把哈洛拗活了。寫小說最忌硬拗,一拗馬上成敗筆。文學教授勉強給她一句「還不錯」,即使是新手小咖作者也很難忍受自己的心血結晶只得到「還不錯」,意思是「連批評的價值都沒有」,但是成名多年的凱倫卻平靜地說:「我可以接受。」為什麼?

 

她親眼看見自己筆下的人物活生生地站在她眼前,而且變成連她都折服不已的英雄,天底下有幾個作家能碰到這種奇遇?最重要的是,她自己也在哈洛的人生裏確確實實地扮演一個角色,並為他流下真正的眼淚,再也不是事不關己的旁白者,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。所以,結局不搭調,so what?小說不是傑作,so what?

 

在片尾,我注意到其中一個鏡頭:向來只坐在游泳池旁當救生員的教授,終於戴上鼻塞,噗通跳下水。我相信這鏡頭是在對作家和評論家說:不要再stay aside了,偶爾也自己下去吧!

 

已經很久沒看過這樣回味無窮的好片了,對威爾法洛也有些改觀,以前只要看到電影預告裏有他就會興趣缺缺。只是看完還是有些疑惑,在凱倫原本的小說裏,哈洛是為什麼會忽然改變生活呢?還有那通電話原本要打給誰呢? 不過這種小細節應該不重要吧。最重要的是,原本迷失的哈洛和凱倫都找回了自我。所以,雖然不容易,自己的人生還是自己來做口白比較好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l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