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剛考上台北的高中的時候,媽媽義正辭嚴地警告我:「西門町那邊,尤其是中華商場那一帶不安全,千萬不可以去。」

 

我的國中同學則是一臉不解,「你媽好奇怪,那一帶是青少年活動的地方啊,為什麼不能去?」

 

我跟她在中華商場二樓走了一圈,跨過一道道的天橋,心裏卻隱約覺得我媽是對的。那一排八棟的商場,在記憶中的色調總是灰暗破敗,地上黏著各式奇怪的污漬,牆角總是可以聞到異味。我只記得在心裏不斷提醒自己「不要在這裏上洗手間」。

 

話說回來,我的高中回憶在腦中,也一直是灰灰暗暗的。學校、台北的街道,總是一團混亂,三教九流的人都有,完全超過我的處理能力。

 

讀了吳明益的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,才知道中華商場似乎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可怕。在作者的回憶中,商場的生活艱辛卻又充滿趣味,與其說是商場,那裏更像一個社區,甚至一個小村莊。狹小的店面同時也是住家,一個又一個的家庭在那裏努力生活著,孩子在天橋上跑來跑去,把老舊的商場當成遊戲場。

 

十篇故事,不同的主角,在商場早已拆除的今天分散各地,各有自己的生活。但是在心底,他們仍然被商場連結著,走到哪裏都會碰到故人,當年的回憶也牽引著日後的發展,就像八棟商場以天橋連結一樣。

 

之前在寫作會聽課時,聽到一句「純文學其實不需要去追問它的核心要旨是什麼」,我還很疑惑,真的嗎?《天橋》告訴我,沒錯,就是這樣。

 

作者不需要刻意去設定核心要旨,只要將自己認真生活在其中的體驗,用鮮明的畫面,將商場的生活風貌栩栩如生地重現就夠了,還加上了神秘的魔術師跟會走路的石獅,會上升的廁所電梯,還有斑馬,為回憶加入了魔幻的香氣。

 

除了第一篇的結尾有點超展開,讓我覺得有點突兀之外,其他幾篇都讓我沈浸其中,那只走過一趟的中華商場,還有色彩暗淡的高中回憶,也都罩上一層魔幻的色彩。

 

這本書勉強可以算是半自傳,是對那段一去不復返的生活,還有跟著舊屋一起被拆除的文化的追憶。如果真要去追問其中的意涵,就會像天橋上的傻小孩,追著魔術師要求教導小黑人的魔術,只得到一句「因為這是真的,我沒辦法教你。」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ller 的頭像
    killer

    第八格

    kil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